首 页  概 况  展 览  在线销售  培 训  联 系
   
   
 概 况

  · 美术馆概况
  · 馆内设施
  · 办展指南
  · 大记事

湘湖美术馆成功举办“笔墨清兴”---沈乐平书法作品展

2014-1-12


    "笔墨清兴"---沈乐平书法作品展于今日下午2点在萧山湘湖景区湘湖美术馆隆重开展。展览展出书法作品70余件,

含正、草、隶、篆、行各种书体;展出篆刻印章50方。得到了专家及藏家的一致好评,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6日,欢迎

广大书法爱好者光临。

   

【沈乐平简历】

   一九九三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受业于刘江、章祖安、

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濂诸师。二零零二年起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

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敦煌学会研究员,浙江省篆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

侨联文协理事,日本国岐阜女子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参展】
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
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 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展铜奖
首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 第一届西泠印社国际书画篆刻展优秀奖
第二届西泠印社国际书画篆刻展优秀奖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
中国当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请展 第一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
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 第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
第四届全浙书法大展铜奖 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书法艺术展
中国书法学术邀请展 中日现代国际美术展
中国书画名家主题创作作品展 第七届日本国际书道展文部科学大臣赏
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
 
【个人展览】
游手于斯——沈乐平书法作品展 乐意相关——沈乐平书法篆刻展
印象湘湖——中国印大展                                       乐书录——沈乐平书法篆刻作品展
笔墨清兴——沈乐平书法作品展

【著作出版】
《敦煌书法综论》 《元朱文印论谈》
《褚遂良书法艺术探微》 《中国印材史丛论》
《中日书法史比较图典》 《大学书法行书临摹教程》(合著)
《大学书法草书临摹教程》(合著) 《大学篆刻教程》(合著)
《近现代书法史教程》(合著) 《芥子园画谱校注》(合著)
《新编草书五十讲》 《新编行书五十讲》
《中国草书大字典》 《敦煌书法精粹》
《中国历代翰墨精粹·宋四家》 《印象湘湖》
《沈乐平作品选》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作品集·沈乐平卷》
 
【论文发表】
《五代书法通议》 《蔡襄考》
《王蘧常章草刍议》 《阅读敦煌遗书——书法形态下的三个特征》
《唐代敦煌书法教育考屑》 《佛魔居印稿品读劄记》
《周昌谷印艺蠡见》 《敦煌写经简论》
《敦煌遗书印鉴丛考》 《敦煌本化度寺碑考略》
《五代两宋的浙江书法史》 《浙派印学研究》
《元朱文印研究导论》
 
【名家点评】
    乐平贤弟近作,皆清新典雅,灵动隽永,盖非於书学有深入研虑,焉能得此收获哉。乐平尚传统,重学养,求通变,
纵横排奡,才情溢于笔端。其理论与创作双翼齐飞,为中青年学者之翘楚,它日成就未可量也。


                                                                                  ——祝遂之


    杭州沈乐平,笔道擅才誉。毛锥铁刀,应心得手,古意今情,观通究变。印踪秦汉,书诣晋唐,分液希光,深造自

证。入古,非护朽也;与时,非适俗也;乃以识学深沉、风雅烂漫为务,要皆归于清气体、开襟抱、熙神魂、乐性情。

故运毫矫矫,宕折迥翔,遊刃恢恢,遒媚酣畅,而损益其分寸,摆落乎凡陋,才以学而养,技与道为进,实衍昔贤乐意

相关、乐以終始之绪,总观概阅,即行圣门乐在其中之教。

   
                                                                                    ——寒碧


 
    旧同学沈乐平博士,在中国美院读完本科、硕士,到攻读博士学位,是以中国美院的书法专业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

学历,见称于书法界的青年一代书家群中。中国美院在当代书法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毋庸多言。一方面,它是正宗的大学

本科教育实践的开创之地,另一方面,它又最具系统性、体系化特征,并且是以强调自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以来的关

注经典、从古典入手的“正脉”。中国美院许江院长在我的“线条之舞”书法展中特别提出一个“一枝五叶”的概念,这

是从佛家禅语的“一花五叶”中蜕化而出的,但细细品味起来,一“花”是结果,是完成;而一“枝”却是主干,还可以

生长出无数的“花”“叶”,因此这一改动,实在是体察细腻、精准得很。沈乐平在这“一枝五叶”的肥沃滋养下,从潘

天寿、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到刘江、章祖安;再到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和我这一代,完成了“五叶”

的布局。再到其后的千花万叶,如成百位书法专业本科专业生、上千位进修生,以及每一届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这

样来看沈乐平和他这一代青年书法家,或许会比单纯看他一个人的成果更见透彻与清晰。沈乐平在美院读书法本科时,我

即是带班的班主任老师。这个本科,我以为很重要:因为它是奠定一个人的书法基础技法与书法认知能力的重要一环。按

我们现在的说法,叫“童子功”。有没有这个“童子功”是大不一样的。许多在北大读博士的才子,却因为本科不是在北

大读而要平白添出相当的压力,常常被质疑基础能力与水平,看起来好像是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大有过于讲究出身门

第的准学阀思想,但我经历过30年的书法教学实践,慢慢悟到北大的这种“貌似偏见”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一旦本科在北大读,其环境熏染、其学术认知能力、其学科定位高度和专业使命感,乃至大学教授的每天授课,耳濡目

染,都会在四年间对一个大学生形成天差地别的影响与塑造。许多在普通学校被认为是挑剔与苛求的,在北大即被视为正

常而坦然接受,时间一长,学术意识当然就有霄壤之别了。故现在闻许多大学招聘教师,除看有无博士学位(应聘者人人

皆有之),更看是哪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以此来看他们的这班同学,其优势自不待言。当然,沈乐平的学术道路还很长,

要经受的“磨难”与考验也必然会很多。我衷心希望这一代年轻人能有出类拔萃、脱颖而出者,希望他能不负众望,成为

他这一代人的佼佼者。目前书法界不缺大众投入,缺少的恰恰是精英的引领与以身作则。以此来要求这些有幸从事专业学

习者,应该不会过分吧?

                                                                                  ——陈振濂
 
    沈乐平的篆刻,首先展示给人的是稳厚扎实的“传统根基”,这一点得益於他在中国美院这所国内最具实力的美术

院校的多年深造和工作。二十多年来,师从刘江与祝遂之等篆刻高手,对书法篆刻下过十二分的基础功夫;留校后在这所

大学教授书法篆刻,职业本身的要求也高,这是他特殊积累和特殊环境所致。其作品,几乎方方透释出其於古玺、汉印、

明清流派印的精神气息和篆书意趣。其次,在祝遂之先生的影响之下,偏重于古玺与汉印精美一路,师古而不泥古,又在

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尝试著新的可能性,故而作品显示出其创新的意欲与实践交织前行。其作品中,能看到古人、明清、前

辈、老师的影子,但又被他巧妙地化为自我。第三,刀法明快而爽利,不拖泥带水。以冲刀为主,辅以披削,偶尔加上后

期制作修饰,线条干练,印面洁净,刀法精到,这是他的偏好,是从先秦小私玺、汉私印、赵之谦、黄牧甫、陈巨来及其

师祝遂之那里得来的,是其性格、审美所致,也与其所处的地域有关。若以“巧拙”论,则归於“巧”者。因此,“干净

利落”成为其作品的印象诠释。第四,天分颇高。这一点可从其作品看出,细微而不繁,简洁而不滑,师古而能化,多样

而多佳。能此者,必具灵妙之心,方可将与生俱来的慧根结合於汲古修炼之中。沈乐平的作品风格多样,虽未完全成熟、

还处于不断深化和提炼之中,所谓“花开六分”,多姿多彩。他于各类不同风格的种种尝试性创作,锐意而新颖;其所表

现出来的机巧,愿在今后不断一统而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我。我喜欢其印中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尝试性,我相信,这在他

的篆刻艺术创作中也是非常宝贵而有意义的。

                                                                                    ——邹涛


 
    沈乐平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书法家,但他却在专业研究与创作中,另辟出一片轻松自由的天地。其日常生活、研究与

创作状态,既有“求古寻论”之执着,亦有“散虑逍遥”之从容、平淡,在研究中寻求古人的性情,并在创作中加以验

证,这是所有珍爱古典传统的学者、艺术家共有的经验,也是乐平近几年留给我的直接印象。他最擅行草书,细读之下,

其笔性中却有浓郁的“隶意”,行笔、结体既舒展又迟缓,在奔跑的动作中竟然充满了沉思之美;他真正看重的乃是书写

行为本身,真正追求的乃是自由书写、挥洒性灵的真趣。沈乐平的书法,书体之间多有互相渗透、互相兼容,使灵动的行

草中兼有篆隶的厚重、凝练、质朴,而古拙的篆隶中又表现出行草婉转流畅的笔意,这或许便是乐平在研究书史印论之

余,对书法的最大体悟,进而运用于创作之中。

          
                                                                                  ——孔令伟